大学生版墨子读本:第三章 所染

作者: 时间:2020-09-07 点击数:

一、文章主旨


本篇以染丝为喻,说明天子、诸侯、大夫、士必须正确选择自己的亲信和朋友,以获得良好的熏陶和积极的影响。因为影响的好坏,关系着事业的成败、国家的兴亡,国君对此必须谨慎。同理,士人择友,亦复如是。
 
  

二、文本释义

子墨子言[1]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2],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3],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4],禹染于皋陶、伯益[5],汤染于伊尹、仲虺[6],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7]。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

  夏桀染于干辛、推哆[8],殷纣染于崇侯、恶来[9],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10],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谷[11]。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12],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

  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13],楚庄染于孙叔、沈尹[14],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15],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16]。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

  范吉射染于长柳朔、王胜[17],中行寅染于藉秦、高强[18],吴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嚭[19],知伯摇染于智国、张武[20],中山尚染于魏义、偃长[21],宋康染于唐鞅、佃不礼[22]。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必称此六君也。

  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23]。行理性于染当[24]。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治官[25]。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26]。其友皆好矜奋[27],创作比周[28],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29]。诗曰“比择所堪,必谨所堪”者[30],此之谓也。
 

三、参考译文

墨子看见人染丝的人染丝,他非常有感触地说:“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浸染五次之后,就变成无色彩绸了。所以,浸染这件事不可不谨慎啊。”

  不仅染丝如此,治国也有熏染问题。舜受到许由、伯阳的熏染,禹受到皋陶、伯益的熏染,汤受到伊尹、仲虺的熏染,武王受到太公、周公熏染。这四位君王因为所染得当,所以能称王于天下,立为天子,功盖四方,名扬天下,凡是提起天下以仁义著称的显赫之人,必定要称颂这四位帝王。

  夏桀被干辛、推哆所染,殷纣被崇侯、恶来所染,周厉王被厉公长父、荣夷终所染,周幽王被傅公夷、蔡公穀所染。这四位君王因为所染不当,结果身死国亡,遗羞于天下。凡是提起天下不行仁义而被羞辱之人,都会举出这四位君王。

  齐桓公受到管仲、鲍叔牙的熏染,晋文公受到舅犯、高偃的熏染,楚庄王受到孙叔敖、沈尹茎的熏染,吴王阖闾受到伍员、文义的熏染,越王句践受到范蠡、文种的熏染。这五位君主因为所染得当,所以能称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

  范吉射被长柳朔、王胜所染,中行寅被籍秦、高强所染,吴王夫差被王孙雒、太宰嚭所染,知伯摇被知国、张武所染,中山尚被魏义、偃长所染,宋康王被唐鞅、佃不礼所染。这六位君主因为所染不当,所以国破家亡,身受刑戮,宗庙毁灭,子孙灭绝,君臣离散,百姓逃亡。凡是提起天下以贪婪、残暴、苛刻著称的人,必定称这六君。

  大凡君主能治国安邦,其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他们行事合理。而行事合理,则源于所染得当。所以善于做国君的,费心致力于选拔人才。不善于做国君的,劳神伤身,用尽心思,然而国家更危险,自己更受屈辱。上述这六位国君,并非不重视他们的国家、爱惜他们的身体,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治国要领的缘故。所谓不知道治国要领,即是所染不得当。

  不但治国有受什么样熏染的问题,对士人来说也有熏染的问题。一个人所交的朋友都爱好仁义、淳朴谨慎,恪守法纪,那么他的家道就会日益兴盛,身体日益平安,名声日益尊荣,居官治政也能合于正道,如段干木、禽子、傅说等,就属于这一类。一个人所交的朋友若不安分守己,结党营私,那么他的家道就日益衰落,身体日益危险,名声日益败坏,居官治政也不得其道,如子西、易牙、竖刀等,就属于这一类。《诗》云:“必须正确地选择染料,必须谨慎地对待染料”,就是这个意思。

 

四、扩展阅读

1、许由洗耳
帝尧在位的时候,他率领许姓部落活动在今天颍水流域的登封、许昌、禹州汝州、长葛、鄢陵一带,这一带后来便成了许国的封地,他从而也成为许姓的始祖。据说帝尧曾多次向他请教,后来想把君位传给他,遭到了他的严词拒绝。他逃到了登封的箕山隐居起来,再也不愿意与世俗社会交往。帝尧派人找到了他,想请他出任九州长官,他跑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这种话。许由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赢得了后世的尊敬,从而被奉为隐士的鼻祖。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荀子就曾称赞说:“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

2、恶来

恶来是商纣时期的重臣,他的父亲是蜚廉,二人一起为纣王效力。蜚廉擅长跑步,恶来身强体壮,力大无穷,敢与猛虎相搏,但是为人喜欢谗言阿谀。商纣残暴无度之时,他助纣为虐,最终不得善终。

《史记·殷本纪》:“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费中,即费仲,也是纣王时期著名的佞臣。武王伐纣,俘虏了恶来,《逸周书·世俘》称:“太公望命御方来。丁卯望,至告以馘俘。”,“方来”即“恶来”。

蜚廉、恶来虽然不得善终,但是他们的后代却建立了不凡的功业。恶来的弟弟是季胜,季胜是后来赵国的祖先。恶来之子名女防,是秦国第一任君主非子的高祖父,秦始皇的三十五世祖。

 

3、范氏、中行氏之乱

春秋中晚期,经过激烈的政治斗争,晋国的政权被六个大家族所把持,他们分别是智氏、范氏、中行氏、韩氏、赵氏、魏氏,合称六卿。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因为在对卫国进贡的500户平民的安置问题上有分歧,赵氏宗主赵鞅杀掉了他的侧室邯郸大夫赵午,赵午是中行寅的外甥,而中行氏与范氏又是姻亲,于是中行寅、范吉射联合邯郸赵氏一同攻打晋阳赵氏。

但六卿之一的智氏想让自己的家臣梁婴父取代中行寅为卿,范氏的族人范皋夷和范吉射关系不睦,魏氏、韩氏也和中行氏和范氏不和,于是这三家取得晋定公的命令,率兵帮赵氏解了围。赵鞅得韩、魏以及国人之助,战胜范、中行氏。范吉射与荀寅先奔朝歌,再奔邯郸,后逃入当时的少数民族鲜虞国。终于失败,出奔齐国,晋国范、中行氏灭亡。于是,晋国六卿只剩下智、韩、赵、魏四卿。

 

4、韩、赵、魏三家灭智氏

公元前475年,智氏宗子智瑶成为晋国正卿,为了恢复晋国霸业,充实晋国实力,主动将自家一个万户城邑献给晋公,并以此胁迫晋国另外三大家族献城。韩氏和魏氏慑于智瑶威势,无奈献城,但赵氏宗主赵襄子拒绝献出封地,于是智伯联合韩氏、魏氏共同对赵氏发动战争,并水淹赵氏治所晋阳。在晋阳快被淹没的时候,赵襄子暗中派人串谋韩、魏,韩、魏临阵反水,以水倒灌智氏军营,智伯兵败身亡。智伯灭而三晋之势成, 三晋分而七国之形立,中国从此进入战国时代。

 

五、思政课堂

人的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周围的人、事、氛围、风气都会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持续下去,就会改变人的性情,进而导致不同的结果。墨子在《所染》篇中论述的就是这种影响。

《所染》篇启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科学地对待自己的人生环境。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与如何对待人生环境有重要关系。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人与自然的和谐。

个人如此,国家亦然,一个国家要想实现人民的梦想也要科学地塑造健康的、积极的政治环境。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重视政治环境对党员的影响。在刚刚取得革命胜利的时候,毛泽东就警告要防止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拨乱反正、健全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总体是好的。同时,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在一些党员、干部包裹高级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散、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慵懒无为,个人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同程度地存在,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反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2016年10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推进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夯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制定了可以依据的有力准则。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95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表明,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

习近平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一篇大文章。要激浊扬清,坚持激浊和扬清两手抓,让党内正能量充沛,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真正让那些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那些阳奉阴违、阿谀逢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要继承创新,传承和发扬党内政治生活优良传统,更好发挥党内政治生活功能作用,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子墨子言: 子,是对男子的尊称,故墨家后学尊墨子为“子墨子”,言,疑为衍文。

[2] 所入者变:投入的染料不同,发生了变化。

[3] 五入必而已:必通毕,即五种染料都放进去了。

[4] 许由,唐尧时高士,尧数次请他做官,皆不应。伯阳,尧舜时贤人,舜七友之一。

[5] 皋陶,大禹的继承人,因早死,未即位。伯益,辅佐大禹治水的功臣,成为禹的继承人。

[6] 仲虺:商汤的左相。

[7] 蔽:盖。

[8] 干辛,亦作“羊辛”,夏桀时的佞臣。推哆,亦作“雅侈”、“推侈”,是夏桀的力士。

[9] 崇侯,即崇侯虎,恶来,赢姓,秦国的先祖,二人皆是纣王是的佞臣。

[10] 厉公长父,其事不详。荣夷终,即荣夷公,厉王任用他专山林川泽之利,引起国人暴动。

[11] 傅公夷,其事无考;蔡公谷,《吕氏春秋》作“蔡公敦”,其事亦不详。

[12] 僇:通“戮”,指羞辱、责罚。

[13] 舅犯,晋文公舅父,辅佐文公出亡、返国、称霸。高偃,亦称郭偃,晋国卜正,掌占卜官员。

[14] 孙叔,即孙叔敖,楚国名相,辅佐庄王称霸。沈尹,即沈尹茎,楚沈县大夫,与孙叔敖相友。

[15] 伍员,即伍子胥;文义,《吕氏春秋》作“文之仪”,吴大夫,吴王阖闾尊之为师。

[16] 大夫种,即文种,本是楚人,辅佐勾践变弱为强。

[17] 范吉射:春秋时期,晋国政权为当时势力最大的六个家族把持,范氏即六卿之一。范吉射,晋卿范鞅之子,又称范昭子,在范氏、中行氏之乱中,被灭。长柳朔、王胜,皆是范吉射家臣。

[18] 中行寅:亦是晋国六卿之一,中行穆子之子,又称荀文子,亦在范氏、中行氏之乱中灭族。籍秦,晋大夫,晋国公室之后;高强,出自齐国高氏,齐卿,后灭族,奔晋依中行氏,为中行寅家臣。

[19] 王孙雒:亦作王孙骆,吴国大夫;太宰嚭,楚伯州犁之孙,入吴为太宰,他建议与越国讲和,致使吴国灭亡。

[20] 智伯摇,当做“智伯瑶”,出自晋国六卿之中的智氏,多才有力,但刚愎自用,被韩赵魏三家灭族。智国,智氏族人,预见到智伯瑶将亡,别族为辅,墨子此处引用似有误。张武,即长武子,智伯瑶家臣,曾建议夺取韩、魏二氏的土地,招致智氏灭亡。

[21] 中山尚:战国时期中山国国君。魏义、偃长,中山尚臣子,事迹无考。

[22] 宋康,即宋康王,名偃,宋国末代君主。唐鞅,宋康王相,揽权嗜杀,被康王诛杀。佃不礼,又作田不礼,宋康王臣子。

[23] 行理:行为符合事理。

[24] 性:通“生”,产生,生于。

[25] 论:选择。佚,通“逸”,安逸,轻松。

[26] 段干木:复姓段干,名木,子夏的学生,魏文侯的老师。禽子,禽滑厘,墨子弟子。

[27] 矜奋:狂妄,矜,妄自尊大。

[28] 创作:胡作非为,不守规矩。比周:亲近,勾结,结党营私。

[29] 子西:楚令尹斗宜申,误信白公胜,引起白公之乱,被杀。易牙、竖刁,齐桓公宠臣,桓公死后,与公子开方作乱。

[30] “比择所堪,必谨所堪”:这两句是逸诗,现存《诗经》中没有这两句。堪,通“湛”,浸染,所堪,即浸染的东西,染料。

 

中国国际墨学网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北安路1号枣庄学院综合楼     鲁ICP备0504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