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墨子》重要版本流传
《墨子》自战国中后期成书后,屡遭变故,备受冷落,幸得唐以后的《道藏》保存五十三篇,流传至今。其重要版本的流传系统如下:
(一)竹书本,即《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墨子》71篇
战国时儒墨并称“天下显学”,《墨子》书传播甚广。先秦的《墨子》完本已不可考见,然地下考古发现仍可证实当时《墨子》的广泛流传情况。①
秦汉时代,墨学开始趋于衰落。秦始皇焚书,烧百家语,包括《墨子》在内;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当然也包括墨家。但是,汉武帝曾专门下达收藏图书的敕令,并设置抄书之官,包括《墨子》在内的图书都被收藏到皇家图书馆中。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汉成帝命光禄大夫刘向校勘、编辑经传、诸子、诗赋。刘向死后,汉哀帝又让刘歆子承父业整理诸子之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71篇,就是经刘向、刘歆父子整理过的竹书本。这个竹书本就是后世历代《墨子》的祖本。②
(二)西汉末卷书本
即刘向、刘歆在校《墨子》时用隶书抄录的副本,不同于竹书本,竹书本是用先秦古字刻成的。
刘向奉诏领校“秘书”,每校完一书,即作一篇目录和提要,“录而奏之”。然后比照原文用隶书转写于缣素之上,是为“秘书之副”(副本)。因此从刘向开始,《墨子》才有隶书写本;又因是抄录到缣素上,才有分卷之目。③据考证,校录卷书《墨子》共71篇,18卷(目录一卷),直到西晋之初还是全本。后经“惠怀之乱,其书略尽。江左草创,十不一存。后虽鸠集,淆乱已甚”。④到东晋初年,“著作郎李充,始加删整”。⑤由于《墨子》中〈节葬〉、〈明鬼〉、〈非儒〉三卷失前半,〈节用〉、〈非命〉两卷均脱后半,遂改原十八卷为十六卷(目录一卷)。
(三)魏晋分章本
西汉卷书本的副本,由汉成帝赐给外戚班*/,班*/传给侄子班彪、侄孙班固,至东汉流传民间。然原卷书本《墨子》中〈经〉、〈经说〉部分并未分章,前后互不连属。
魏晋之时,玄学盛行,崇尚清淡,辩术受到推崇。《墨子》中的〈经上〉、〈经下〉尤受士子青睐。晋人鲁胜作《墨辩注》,⑥提出“引说就经”、“各附其章”,用以解读《墨经》,始把《墨经》分章。其时,张湛、司马彪据《墨子》注《庄子》、《孙子》,⑦庾仲容作《墨子钞》,⑧由此可知,关注《墨子》者仍有人在。
(四)隋唐本
《隋书.经籍志》著录《墨子》本书十五卷,〈目录〉一卷,共十六卷。⑨即为东晋以后南北两朝流传之本,很可能为元魏旧书。⑩《唐书.经籍志》依据东晋重集本B11著录《墨子》十五卷,然未著录原有一卷目录。B12唐本到底有无目录,已很难确定。只是有一个明确的事实,就是唐本以后,凡全本都作十五卷,目录一卷从此不再传世。
有唐刻本仅有三种,即(1)《墨子注》,三卷本,今亡佚,乐一著,B13公元617年成书。三卷本所载内容不详,疑即(宋)《中兴馆阁书目》所称三卷十三篇本。(2)唐大臣魏征作《墨子治要》,成书于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仅节录〈所染〉、〈法仪〉、〈七患〉、〈辞过〉、〈尚贤〉、〈非命〉、〈贵义〉7篇,皆属于安邦治国的论述。此书今犹存。(3)《墨子意林》十六卷,唐大理评事 马总(字会元)“以庾抄(即庾仲容《墨子钞》——撰者注》增损裁择为此书。”B14虽云十六卷,其实并没有分卷分篇,只是在各篇中,长者摘引十几句,短者摘引二三句,勉强凑成一书,显得随意粗疏,凌乱不堪,有的句子还有传抄失误。
(五)宋刊本
宋刊本今只见注录,不见本书,B15至少曾有过两种版本:十五卷本和三卷本。
北宋景中崇文院所藏《崇文总目》著录《墨子》十五卷。南宋初晁公武(著《郡斋读书志》)、李涛(据本人所言,似也曾为《墨子》作过校注。)也云所见旧本十五卷,而未言及目录一卷,可知《目录》一卷已不载于《墨子》。
南宋高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陈聎撰《中兴馆阁书目》,记载《墨子》“自《亲士》至《杂守》为七十一篇”,“亡节用、节葬、明鬼、非乐、非儒等九篇,”实存六十一篇。B16
《中兴馆阁书目》又云:“一本自《亲士》至《上(尚)同》凡十三篇。”此书应为《墨子》全书首三卷不全本,虽文字讹脱错乱甚多,然其源出自宋以前古卷本,尚未经宋人所篡改,可据以校十五卷本,有一定校勘价值。
(六)明道藏本
明道藏本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仍完整保存的《墨子》版本,也是明以后各家版本的直接祖本,因而是十分珍贵的。《道藏》即道教经典著作总汇。《道藏》何时辑录《墨子》?据唐宋金元都曾刊刻过《道藏》的史实,以及《墨子》一书仍保留了唐写宋刻的痕迹,可以肯定,在唐代以前,这种道教大典即已收录了《墨子》。B17
明《道藏》本《墨子》,B18由张宇初B19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奉敕校刊。该本在《道藏》沛字号,共53篇,较南宋《中兴馆阁书目》又缺8篇,因《目录》一卷唐以后即亡佚,故缺篇篇目无从质证。从本书《鲁问》篇“匡其邪”缺“匡”字,以及注云“太祖庙讳上字”(避赵匡胤讳),知系据宋刻《道藏》本校刻。由于《道藏》本刊刻者忠实于原著,一字不异地予以工录,从而使明《道藏》本成为后世最重要的《墨子》校勘依据。
(七)明嘉靖本
嘉靖本有二:一是壬子活字本(即蓝印本),陆稳B20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3年)据明《道藏》本刻印,B21十五卷,每页22行,每行22字,卷末有“嘉靖三十一岁次壬子夏季之吉芝城铜板活字”一行,知即蓝印本。该本原藏聊城杨氏海源阁,后归姑苏潘博山,今存北京图书馆。
二是癸丑唐刻本。唐尧臣B22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4年)据陆稳壬子活字本刊刻,十五卷,每页16行,每行17字。因唐本校刻精工,故备受后世刊刻家重视,清《四部丛刊》即选用此本。
据严灵峰《墨子知见书目》载,明代二百多年所刻《墨子》达28种之多,而《道藏》本以后的刻本,大多依据嘉靖本。嘉靖本以后较好的刻本还有:(1)茅坤万历九年(公元1580年)校刻《墨子》,共6卷,全文无批点、注释,文前有韩愈《读墨子》,陆稳《序》,文末有沈祖培亲笔题跋,此本今存。B23(童思泉涵春楼刊本,今藏北京图书馆;又日本国有宝历刻茅坤本,时当乾隆二十二年。)(2)郎兆玉B24刻本,书名题为《郎完白先生重订墨子全集》,共十五卷,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刊行,系据嘉靖壬子活字本校刊。该本有一定校勘价值,如《经说上》53,《道藏本》与唐尧臣本皆作“捷与狂之同长也,”误,郎本改“捷”作“楗”则不误。
(八)清经训堂本
毕沅B25以《道藏》本为底本,辅以唐尧臣本,互校而成《墨子注》,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刊行,共十六卷。文前有自叙并附〈墨子篇目考〉,文末有孙星衍后叙。B26《墨子》十五卷本,自宋李涛校时,已脱误甚多。明代刊本因循宋本,未加校雠。到毕沅《墨子注》出,书始可读,“则今日墨学复闻于世者,不可不推毕氏为首功,”然“毕校之好以意改原书,”B27致其疏漏,在所难免。
(九)清孙诒让B28《墨子间诂》本此本有二:一为光绪乙未(1895年)活字本;二为宣统庚戌(1910年)年重定本。今行于世者即重订本。该本系作者孜孜不倦三十年,集录清代毕源、王念孙、顾千里、苏时学、洪颐煊、俞樾、戴望、张惠言,杨葆彝等十数家之说加以考订校注而成,其完备堪称历代《墨子》校注之最。然其弊端在于仅排比众说,很多地方不能裁夺得失以定一说。
二、《墨子》重要版本目录
(一)白本墨子版本目录
《墨子》 墨翟著
七十一篇本 《汉书.艺文志》著录。
七十二篇本 《吕氏春秋.当染篇》高诱注云:“七十二篇”。
十五卷本 《隋书.经籍志》著录按:外“目”一卷。
无卷数“子钞”本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著录按:梁庾仲容节抄。
无卷数“治要”本 唐魏徵节录在《群书治要》内。
十六卷意林本 唐马总《意林》节抄本。
三十五篇本 《荀子.修身篇》杨亻京 注称:“三十五篇”,孙诒让云:“疑当作‘五十三篇’”。
十五卷本 《旧唐书.经籍志》著录。
十五卷本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
十五卷本 宋王尧臣《崇文总目》著录。
十五卷本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
十五卷本 宋陈聎《中兴馆阁书目》著录注云:“自亲士至杂守六十一篇亡九篇”。
十三卷本 宋王应麟《玉海》引《中兴馆阁书目》著录。
十五卷本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著录。
十五卷本 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著录。
十五卷本 明弘治年间吴宽钞本清陆秪《佳趣堂书目》著录。
三卷本 明宏治十二年吴宽钞本清钱曾《读书敏求记》著录。
三卷本 明正德元年俞弁抄本清黄丕烈《士礼居题跋》著录。
十五卷本 明高儒《百川书志》著录并云:“凡七十一篇”按:篇数疑据“目录”为之,非谓全七十一篇也。
十五卷本 明嘉靖三十一年陆稳校芝城活字蓝印本。
明嘉靖三十二年唐尧臣刊陆稳校本。
1919年上海涵芬楼《四部丛刊》影印唐尧臣刊本。
1929年上海涵芬楼第二次影印《四部丛刊》本。
1937年上海涵芬楼缩印《四部丛刊》影印本。
1966年台湾商务印书馆重影印《四部丛刊》缩印本。
十五卷本 明嘉靖三十年江藩白贲拱枘重刊唐尧臣本。
一卷本 明嘉靖年间刊“子汇”本李之鼎《增订丛书举要》著录。
明万历五年重刊“子汇”本。
1937年上海涵芬楼影印重刊 “子汇”本。
1966年台湾艺文印书馆重影印涵芬楼“子汇”本。
节本 明隆庆元年含山县儒学刊沈津《百家类篡》本。
明万历四十年万卷楼改名叶向高刊《百子类函》本。
朝鲜李朝肃宗十八年闵昌道重刊《百家类纂》本。
六卷本 明刊茅坤校阅本。
明万历九年童思泉涵春楼《墨子全编》重刊茅坤校本。
日本宝历七年须原屋茂兵卫刊秋山仪校茅坤本。
四卷本 明万历三十年冯梦桢辑《先秦诸子合编》绵眇阁刊本。
明天启元年施全昌重刊绵眇阁本。
十五卷本 明会稽钮石溪世学楼刊本。清钱曾《读书敏求记》著录并云:“钮氏世学楼本共十五卷七十一篇亡节用等九篇”。按:未明抄本或刻本。
十五卷本 清乾隆三十八年抄《四库全书》本。
清乾隆三十八年于敏中辑扌离藻堂《四库荟要》抄本。
(二)毕沅注本版本目录 毕沅注
十六卷本 清乾隆四十八年灵岩山馆刊《经训堂丛书》本。
清光绪二年浙江书局《二十二子》复刊灵岩山馆本。
清光绪九年浙江图书馆复刊《二十二子》重印灵岩山馆本。
清光绪二十三年湖南新化三味书局复刊浙江书局《二十二子》重印灵岩山馆本。
清光绪年间湖南星少书局复刊浙江书局《二十二子》重印灵岩山馆本。
清光绪十三年上海大同书局石印《经训堂丛书》本。
清光绪十九年上海鸿文书局《二十二子》石印灵岩山馆本。
清光绪二十三年上海文瑞楼(图书集成局)《二十三子》聚珍排印灵岩山馆本。
清光绪三十四年上海文瑞楼“子书二十八种”聚珍排印灵岩山馆本。
清光绪年间上海积山书局横行《二十二子》(?)石印灵岩山馆本。
清光绪元年湖北崇文书局《子书百家》复刊灵岩山馆本。
1963年台湾古今文化出版社改题:《百子全书》影印灵岩山馆本。
1919年上海扫叶山房《百子全书》石印灵岩山馆本。
清宣统三年上海育文书局《子书二十八种》石印灵岩山馆本。
1915年上海育文书局《三十二子》石印灵岩山馆本。
1921年上海育文书局《子书三十六种》石印灵岩山馆本。
1914年上海扫叶山房《二十二子汇函》石印灵岩山馆本。
1919年上海扫叶山房大字《三十六子全书》石印灵岩山馆本。
1920年上海五凤楼《子书四十八种》石印灵岩山馆本。
1924年上海隆文书局《子书三十六种》石印灵岩山馆本。
1926年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聚珍排印灵岩山馆本。
1966年台湾中华书局影印《四部备要》灵岩山馆本。
1920年上海中华书局缩印《四部备要》排印灵岩山馆本。
1920年上海中华书局缩印《四部备要》改《袖珍古籍读本》排印灵岩山馆本。
日本天保六年江户须原屋茂兵卫复刊灵岩山馆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
日本天保六年江户千钟坊重刊灵岩山馆本(四川省图书馆藏)。
(三)孙诒让“间诂”版本目录
《墨子间诂》 孙诒让注
十五卷 清光绪二十年苏州毛上珍聚珍排印本。
清光绪二十一年(?)《定本》墨子间诂刊本。
清宣统二年《定本》重印本。
1919年上海涵芬楼影印《定本》本。
1957年台湾艺文印书馆影印《定本》本。
1957年台湾印书馆籀居士全集影印《定本》本。
1931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初版排印本。
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初版排印本。
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再版排印本。
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三版排印本。
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简篇》排印本。
1954年北京中华书局第一次重印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
1955年北京中华书局第二次重印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
1957年上海中华书局第三次重印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
1935年上海世界书局《诸子集成》第一集排印本。
1955年台湾世界书局改编《诸子集成》排印本。
1955年台湾世界书局改编《四部刊要》重印《诸子集成》本。
1954年北京中华书局第一次重印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
1955年上海中华书局第二次重印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
1956年上海中华书局第三次重印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
1959北京中华书局第四次改正重印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
民国成都福昌公司印本。
民国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
(四)《孔丛子》版本目录
《孔丛子.诘墨》孔鲋注
一卷 宋嘉年间刊足本《孔丛子》本。
清光绪元年海昌陈锡骐重刊宋嘉本。
宋刊《孔丛子》宋咸注巾箱本。
清乾隆年间阮元辑《宛委别藏》影抄宋巾箱本。
明翻宋刊本(杭州叶氏旧藏)。
191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翻宋本。
192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第二次影印《四部丛刊》本。
1936五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四部丛刊》本。
1966年台湾商务印书馆重影印缩印《四部丛刊》本。
明万历五年刊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
明抄《说郛》本(国立中央图书馆藏)。
192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张宗祥修订《说郛》排印本。
1963年台湾新兴书局重影印张宗祥修订《说郛》本。
明万历二十年新安程荣辑刊《汉魏丛书》本。
1925年上海涵芬楼影印《汉魏丛书》本。
清乾隆年间江西翻刻程荣《汉魏丛书》本。
明万历二十年武林何允中重编《广汉魏丛书》本。
清乾隆五十六年王谟辑金奚谷 氏刊《增订汉魏丛书》本。
清光绪二年红杏山房重刊《增订汉魏丛书》本。
1914年蜀南马湖卢树木冉 修补《增订汉魏丛书》重印本。
清光绪六年三余堂重刊《增订汉魏丛书》本。
清宣统三年上海大通书局石印《增订汉魏丛书》本。
明万历四年潜庵子辑刊《子汇》本。
1937年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刊“子汇”本。
1966年台湾艺文印书馆重影印明刊“子汇”本。
1926年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排印本。
1930年上海中华书局缩印《四部备要》本。
1930年上海中华书局缩印《四部备要》改《袖珍古书读本》本。
清道光年间钱熙祚刊《指海》本。
1935年上海大东书局影印《指海》本。
清光绪元年湖北崇文书局刊《子书百家》本。
1963年台湾古今文化出版社影印《子书百家》改《百子全书》本。
1919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百子全书》本。
1920年鄂官书处刊本。
清同治年间四川宜宾卢氏翻江西本《诘墨》单行本。
1959年台湾世界书局《国学名著》排印本。
注释:
①据李学勤《墨子佚文研究》,年代属于战国中期的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的竹简中即有《墨子》残简,其中两支分别载有21字和15字(见四川大学历史系编《徐仲舒先生九十寿辰纪念文集》)。又据罗福颐《临沂汉简概述》,1972年,在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发现4000多枚竹简,其中有40多支是《墨子》残简,发现有一支所刻文字“与《墨子.号令》相同”,其它各支文辞“与谈攻守者相似”(见《文物》,1974年第2期)。
②栾调甫认为,“《汉书.艺文志》著录之《墨子》七十一篇,乃汉秘府所藏之竹简故书,故《志》以篇言也。考古代竹书之简,长古尺二尺二寸,广不逮一寸。每简一行字,字多少无定数。以《墨子》书言之,大约在三十五字以上,至四十余字。”(《墨子研究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93页。)
③卷书本起于西汉刘向校书无疑。以本书为证:〈耕柱〉中“夏后开”即“夏后启”,“开”为汉避景帝庙讳“启”之代字,而东汉仅避本朝之讳,故“开”当为刘向抄录“秘副”时所改。
④⑤(梁)阮孝渚《晋书.七录序》;(唐)房玄龄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版。
⑥鲁胜为代郡人,为佐著作郎,迁建康令,再征博士;举中书郎。其《墨辩注》今通过《晋书.隐逸传》中〈鲁胜墨辩注叙略〉得以部分保存。
⑦其书今犹存。
⑧书已亡佚。(宋)陈振孙《书录题解》云:“子钞三十卷,梁尚书左丞颖川庾仲容子仲撰,所取诸子之书,百有五家。”(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版)引高似孙《子略》曰:“子钞百十有七家,仲容所取,或数句,或一二百言。”所引《墨子》,其简略可知。
⑨《隋书.七录序》云:“昔刘向校书,辄为一录,论其指归,辨其讹谬,随竟奏上,皆载在本书。”又《隋书.经籍志》墨家总题“三部合十七卷”,其中《随巢子》、《胡非子》两部共二卷,加《墨子》十五卷为17卷,《墨子》目录一卷未计入。《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版。
⑩B11据栾调甫考证结论。
B12《唐书.经籍志》著录其他诸子之书,也只著录其本书之卷数,不著目录。《唐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版。
B13郑樵《通志.艺文略》著录称:“又三卷,乐台注,唐志不载,当考。”陈振孙《书录题解》云:“隋志有皇甫谧、乐壹二家;考《通志》作‘乐台注’,误也。‘一’书作‘壹’与‘〖HTSS〗羱〖HTK〗’形近,因而致误。”
B14(宋)陈振孙《直录书录题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版。
B15今存道藏《墨子》,仍可考见其为宋本的痕迹,如《鲁问》篇“匡其邪而入其善”一句,空缺“匡”字,注曰:“太祖庙讳上字”。知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匡”而空缺。
B16(南宋)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版)卷五十三引《中兴馆阁书目》载:“自《亲士》至杂守为六十一篇,”《玉海》自注:“亡九篇”。(明)宋濂《诸子辨》亦云:“《馆阁书目》则云六十一篇,已亡节用、节葬、明鬼、非乐、非儒等九篇。”
B17晋道教理论家葛洪(284—364)因视墨子为羽化登仙的仙人,故在他所编辑的道教典籍中收录了《墨子枕中五行记》一书,然他是否收录过《墨子》一书,已不可考。
B18《道藏》焚夹本,原藏北京白云观,现归北京图书馆。陆国强编《道藏》,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版。
B19张宇初,贵溪人,字信甫,又字子,号无为子,汉张道陵43世孙,道教掌教,世号“天师”,卒于永乐八年(公元 1410年)。
B20陆稳,字弘 祚,吴兴人,官至刑部河南清吏司郎中。
B21蓝印本“卷九终”下有“沛八”字样。
B22唐尧臣,字贞山,南昌人,为陆稳之友。
B23另据王重民《善本书目提要考证》:“此本实即翻嘉靖唐尧臣本”。颇有见。
B24字完白,武林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B25毕沅,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1730年——1797年在世,江苏镇洋(今太仓县)人,乾隆进士,官至湖广总督。
B26据孙星衍《墨子注后叙》,星衍为阳湖人,与卢文弓召(仁和人)、翁覃奚谷(大兴人)皆好《墨子》,曾一同参与毕沅《墨子注》的校刊工作。
B27栾调甫:《墨子研究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2页。
B28孙诒让:字仲容,浙江瑞安人,1848年——1908年在世,清代经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